本帖最后由 Luna.妤 于 2016-9-21 10:27 编辑
该文为转载,未能联系到作者,任何人对版权或转载有异议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,联系方式 bcf@bcf.org.cn。
在人们印象中,传统手工酿酒既要技术也很费体力,从业者历来多为男人,但潘敏珍的成功让人刮目相看。这位农家女不仅有着15年的酿酒经历,而且“单枪匹马”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集酿酒、种植、养殖等多种经营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开发基地。
4月的一天,记者来到湖南省冷水江市潘桥乡桥头村,在一排坐落于一个小山坡的厂房里见到了潘敏珍。这里是她投资数百万元新建的酒厂。
潘敏珍在冷水江市潘桥乡出生长大,祖辈精于传统手工酿酒。她的堂兄继承祖业,成为当地有名的酒匠师傅。潘敏珍最喜欢喝堂兄酿的米酒,小时候还经常和家人一起制作祖传的“土本药”(即酒曲)。上世纪90年代末,堂兄因为身体的原因决意放弃酿酒,她主动向堂兄请缨,表示自己愿意继承这一祖业,让它发扬光大。堂兄犹豫了好久,最后被她的执著感动,打破“传男不传女”的祖制,收她为徒。
当时,潘敏珍正在经营一家干洗店,收入可以维持生活并略有节余。在城里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丈夫反对她学酿酒,认为这是男人干的手艺,既辛苦又不太赚钱。但潘敏珍主意已定:“现在都21世纪了,哪有只有 男人能干女人不能干的事,我相信自己能行,而且要比男人干得更好。”
1999年,潘敏珍关掉干洗店,开了一家酿酒小作坊,在堂兄指导下边干边学,很快掌握了传统酿酒的基本技术。
头几年,为了节省成本,潘敏珍没有请一个员工。出于赌气,丈夫对酿酒作坊的事也几乎不闻不问。像原料浸泡、蒸煮、出锅、摊凉、搬运等等这样的体力活儿,她都是一个人包揽,一道工序下来常常累得几天直不起腰。发酵工序最容易出状况,每隔两三小时就要检查一次,晚上也不能间断。在漫长的酿酒季节,潘敏珍很难睡上几个安稳觉。
许多人以为潘敏珍会知难而退,但她坚持不懈。经过摸索和磨炼,她的酿酒技艺达到了非常老道的境界:只需闻一闻,或尝一小口,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发酵或酒液的细微变化和相关指标。“我并不觉得很辛苦,每次酿出一缸好酒,都会有一种成就感。”回忆那段艰辛的创业日子,她言语中透出几分欣慰。
辛劳付出终有回报。潘敏珍用传统手工方法酿制的红薯酒、谷酒、米酒,都以纯正的口感受到顾客喜爱,销售几乎不用发愁。只用两三年的时间,她就用酿酒的收入偿还了前几年因建房欠下的债务,还积累了一笔资金。
创业成功后,潘敏珍的目光瞄上了生态农业:酿酒的加工原料取自于当地农村,其副产品——酒糟可以做饲料,进行养殖,而养殖产生的有机肥用于种植,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的产业链。2010年,她在家乡办了一家中型酿酒厂,年加工量由原来的几百公斤增加到几千公斤。她把大量的酒糟无偿提供给当地养殖户,帮助他们致富。
但发展的道路也不平坦。加工量提高后,酒的次品率也随之上升。经过向专家咨询,潘敏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: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增加,导致酒液变酸。有专家劝她在酒里添加化学药剂,以防止酒变酸、延长保质期,但她没有采纳。“那样做会破坏了传统手工酿酒的纯正,顾客也不会满意,我不能干。”
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,她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——轮换酿酒场地、改善酿酒环境,以培育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,抑制有害微生物。果然,实施这一办法后,出酒率提升了,次品率也降了下来。
也是从这一年开始,潘敏珍的系列酒产品,走出了“熟人圈”,销往全省各地。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,她注册了商标,并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2013年,她将一个更大胆的决策付诸实施——成立了冷水江市敏珍生态农业开发基地,并投资数百万元在潘桥乡桥头村建了一个占地10多亩的酿酒厂,在石山村承包了60亩山地,进行种植和养殖,打造自己的生态农业产业链。
潘敏珍告诉记者,她之所以选择在家乡发展酒业和生态农业,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家乡的经济。如今,她的酒厂年加工量已达到200多吨,在酿酒季节,每天有十多名男女员工上班。这些人都是从村里请来的。她说,养殖和种植业还需要更多的农民工。
“一家一户富裕算不了什么,这些年我办酒厂搞经营,积累了一些经验,我想做个带头人,把家乡的生态农业搞得更红火,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让家乡变得更美,让家乡的人都富起来。”潘敏珍诚恳地说。
作者:史玉根 来源:中华女性网
转自女性创业网 http://www.zgjgcy.com/articleinfo/detail_cn_9_93_2040.aspx